“我一直害怕回来,如今过去这么多年,我以为我更坚强了,我已经忘掉了很多事情,结果我发现我只是回到原点,仿佛从没有离开过,但我看看四周,却什么都认不出来。”——多多

《天堂电影院》
当他还是那个8岁孩童多多的时候,喜欢看电影的他和小镇上唯一一座电影院“天堂电影院”的老放映员艾佛特成为了好朋友,并缠着艾佛特教会他如何使用放映机。在一次露天放映的活动中,放映机意外起火,艾佛特被多多救出火场但不幸双目失明,小多多继而担任起了放映员的工作,一直持续到他长大。
情窦初开的多多爱上了有着一双迷人的蓝眼睛的女生艾莲娜,两个年轻人陷入热恋之中,直到多多参军入伍,与搬家之后的艾莲娜彻底失去了联系。退伍回家之后,在老朋友艾佛特的劝解下,多多决定告别亲友只身前往罗马,他终于离开了艾佛特口中这片“被诅咒了的”故土,这一走,就是三十年。

转眼间,距离《天堂电影院》上映又是三十年过去了,而多多与艾佛特的忘年之交和他在西西里的青春往事还在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影迷。
朱塞佩·托纳多雷与《天堂电影院》

时空三部曲
1985年,朱塞佩拍出了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处女作《被称为教授的男人》,该影片在意大利本土获得了小小的认可。仅时隔三年,朱塞佩再次创作出使他迎来导演生涯高光时刻的《天堂电影院》,一举斩获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戛纳金棕榈、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在内的13个大小奖项。
然而,这部在国际上大获成功的作品对于朱塞佩本人来说,却是他心中的一大憾事。原因是,与很多票房大卖之后又出导演剪辑版的影片不同,《天堂电影院》最先出来的便是173分钟的导演剪辑版,之后124分钟的最终公映版则是被市场逼出来的产物。

公映版剪去了多多和艾莲娜的老年重逢
这么多年过去了,有关于哪个版本更完美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尽管朱塞佩本人从未明确公布过自己的答案,但在昔日的访谈中他曾经提及,当时的他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为了顺应市场需求不得不让自己妥协。如果放到现在,他一定不会再因为别人的喜恶去这么做了。
《天堂电影院》中的社会变迁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朱塞佩·托纳多雷,在创作上深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流派的风格影响,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几乎都用到了大量的镜头细节再现当时意大利真实的社会风情。

根据多多跟着妈妈去领父亲的抚恤金,两人走过一片残垣断壁的镜头,可以推测当时或许是在1943年英美联合空降部队登陆西西里之后
不过,朱塞佩似乎刻意弱化了战争在影片中的分量。历史上的西西里是被战争波及到的主要地区之一,而影片里的小镇却仿佛与世隔绝。在多多的记忆视角中,他的生活似乎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就连战死他乡的父亲对他来说也像是一个忘记了面容的陌生人。
对战争背景进行弱化的同时,电影艺术与电影科技的发展成为了朱塞佩用来表现时间线的主要工具。看完一部《天堂电影院》,相当于了解了三十年的电影史。
比如,电影胶片的发展过程。早期的胶片由易燃的硝酸片基制成,这正是导致了艾佛特眼睛失明的那场大火发生的主要原因。当长大以后的多多拿着火柴向大家展示胶片不会再被点燃时,时间已经到了50年代,硝酸片基被不易燃烧的醋酸片基完全取代,艾佛特那句“进步总是来得太迟”令人唏嘘不已。

再比如,当三十年后的多多再次踏上故土,看到那座承载着他整个青春的电影院已经成为一片废墟时,昔日的老板齐齐欧的回答也不禁让人感慨,时代的进步带走了不知道多少人的美好回忆。

占据了影片一大部分篇幅的各部经典老片更是不得不提。在《天堂电影院》中,以片段、台词或者海报出现的影史经典不下几十部,每一部身上都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这些影片是小镇居民生活的营养剂,更是他们人生旅程的见证者。

当年那对因恐怖片结缘的情侣,还有那个会背所有对白的大叔都老了
在《天堂电影中》出现的经典老片大致有:
1、《粒粒皆辛苦》,1949年
2、《女友礼拜五》,1940年
3、《不法之徒》,1943年
4、《两分钱的希望》,1952年
5、《沉沦》,1943年
6、《淘金记》,1925年
7、《侠盗罗宾汉》,1938年
8、《上流社会》,1959年
9、《生活多美好》,1946年
10、《消防员》,1949年
11、《大地在波动》,1948年
12、《白夜》,1957年
13、《愚人的晚宴》,1942年
14、《底层》,1936年
15、《永别了武器》,1932年
16、《战国妖姬》,1954年
17、《神秘骑士》,1948年
18、《作茧自缚》,1931年
19、《酋长之子》,1926年
20、《小美人》,1951年
21、《大饭店》,1932年
22、《化身博士》,1941年
23、《乱世佳人》,1939年
24、《卡萨布兰卡》,1942年
《天堂电影院》中的人生百态

电影院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人生
他们或不幸,或讽刺,或平庸,唯独没有让人感到不堪。而主人公多多与艾佛特,与初恋艾莲娜,与母亲之间的情感纠葛,更是影片中最美好的存在。这三段感情都带有遗憾与残缺,却也恰好是最写实的人生百态。
关于友情

一次考试作弊结成的同盟
有人想不通,如此疼爱多多的艾佛特为什么在分别的时候如此决绝,甚至在多多走后的三十年里一次都不曾提及让他回家。我们从艾佛特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人生并不满意,他觉得自己是小镇上最没用的人,除了放电影什么都不会,一把年纪甚至做不来五年级的试题。与其说是安于现状,倒不如说艾佛特是被困在了这里。

“不管你最后要干什么,热爱它”
朋友不一定是那个永远与你为伴的人,他会用自己的方式选择成就你。
关于爱情

就像那些经典老片中的吻戏一样美好
在被朱塞佩删掉的50分钟戏份中,艾琳娜的妈妈强烈反对这段阶级不平等的恋情,于是才决定搬家迫使两人分手。多多计划带着艾莲娜私奔,约定好在天堂电影院广场前见面,但艾莲娜迟迟没有出现。心急如焚的多多让艾佛特帮忙照看放映室,自己开车前往艾莲娜家中,大门紧闭无人回应,多多幻梦破灭后入伍服役,在部队寄出的信件一封又一封地被退回,二人从此再无联系。

恍如隔世
果然在爱情中,无尽的卑微与错过才是常态。
关于亲情

“我最了解他”
但实际上,这个被边缘化的女性角色一直都是默默在多多身后付出最多的人。一对儿女年纪尚小时,是她凭借着一己之力扛起照顾家庭的重担,在收到丈夫的死讯时,也只能独自一人无助落泪。导演剪辑版中,母亲在多多回来之后告诉他,在他当放映员时的每一个晚上,家里的门都不曾落锁,她总是等着多多睡下之后才起身将门锁好。

这一幕是影片中最细腻的场景
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一定是母亲。
关于故乡
“西西里情结”是朱塞佩·托纳多雷作品中的一股执念,而《天堂电影院》是他强烈的“西西里情结”最集中的一次体现。西西里位处地中海中心,火山、地震和黑手党同样活跃,但在《天堂电影院》的镜头中,这里更像是一片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即便是在二战时期的背景下,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也都被他一笔揭过,这里的人们仿佛都过得无忧无虑。

天堂电影院的倒塌,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好像每个人的故乡,最后都变成了日夜牵挂却又永远回不去的一个地方。
写在最后
影片结尾的经典吻戏蒙太奇
生而在世,每个经历过欢笑抑郁、聚散离别的人总能在某部电影中找到一些自身的影子。同一部电影,不同的人在其中看到不同的自己。但无奈之处,也正如这部影片里那句最经典的台词所言——
人生和电影不同。人生,辛苦多了。

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