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网讯纪录电影《四个春天》自1月初上映以来,获得了诸多好评。很多观众渴望了解更多的幕后故事。
日前,《四个春天》导演陆庆屹携电影同名随笔集、文字处女作《四个春天》做客Page One书店三里屯店,同好友社会学副教授孙飞宇、作家沈书枝,展开一场接地气儿的“过年分享会”,跟大家一起聊聊《四个春天》,聊聊自己的父母,以及关于过年的那些事儿。
《四个春天》是一部以家庭生活为背景的纪录片。导演陆庆屹以自己年逾古稀的父母为主要拍摄对象,朴素而真切地展现了他们在家乡小镇的生命状态,跟随摄影机,我们进入黔南地区的日常生活语境,也深入到导演父母在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营造出的奇迹般的生活中去,在劳作、歌唱、出游山野、探亲、丧葬、欢聚离别中读解生活与艺术的关系。无数客观而意外的细节,拼凑出一幅充满原始诗意的人间图景,让我们深陷于对时间这一永恒命题的感思之中。
陆庆屹坦言:“记录,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无论生活还是情感,你愿意停下来观察它的时候,它便呈现出来更多更丰富的意义。”
尽管只是一部以极低成本完成的处女作,《四个春天》却一举摘得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长片、西湖国际纪录片展映评委会特别关注,甚至闯入台北金马奖,获得“最佳剪辑”“最佳纪录长片”两项提名。登陆全国院线后,电影中父母平凡却充满诗意的生活,豁达乐观的生活哲学感动了无数观众。年关将至,更是引得大家不约而同地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父母。
对于《四个春天》,作家沈书枝也感触颇深,表示:“今年回家,我特别想用相机给我爸妈拍点视频,哪怕隔几年,重看时仍会一下子跌回当时的情境里,会感觉特别温暖。”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孙飞宇老师表示:“今天,各种各样的东西都称不上稀缺,深刻的、肤浅的,或者戏谑的、光怪陆离的。我们只缺这种最简单朴实的,最平和、最温情的……我们缺乏日常生活,对待日常的尊重,缺乏对日常的体会、理解、深刻的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