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网讯 本周五,一部《西游》题材的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再世妖王》即将与观众见面。上映前,该片导演王云飞接受了时光网的专访,解读影片的创作过程。

《西游记》可能是中国电影人最钟爱的题材之一,不止真人电影已经拍过无数遍,动画电影涉猎这一题材的作品也非常多。近年,《封神榜》《白蛇传》等其他神话故事也不断被国内动画人搬上银幕,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到《姜子牙》、《新神榜:哪吒重生》……似乎已经成为一股创作潮流。
采访中,《西游记之再世妖王》导演王云飞解释了此次重新演绎《西游》故事的原因;也从自身出发,分析了动画行业这股创作潮流的由来;当然,也独家分享了《西游记之再世妖王》中孙悟空等角色的独特设计。
Mtime:改编自《西游记》的影视作品已经非常非常多了,为什么还要选择重新演绎这个故事?
王云飞:道理就是,投资方在导演没有成功的案例,没有成功作品的时候,肯定会选择去投安全的。
导演拍出了东西,能被更多人所接受的时候,你可以去拍你认为更好的东西。我觉得创作本身毕竟要跟资本做一个统一,做一个平衡。
题材我觉得倒不是特别关键的一件事。最重要的是每个作者对于角色的读解。比如说我觉得孙悟空可能就是一个少年状态。比如说有人会把他塑造成一个大叔,被生活所压抑。但我可能会觉得孙悟空那种自由感,那种怼天怼地的状态,是特别好玩的一件事。

Mtime:不会担心《西游》题材太过扎堆了吗?
王云飞:毕竟《西游》大家都喜欢看嘛。其实好的《西游》作品并没有几部嘛。做得比较精致的动画电影没有几部。我其实很希望我们这部《西游记之再世妖王》能够有几个标签。
第一个标签它能够有鲜明的中国的国画特色。是一部有国画精髓的动画电影。第二标签就是,我希望我塑造的这个孙悟空是一个少年感觉的悟空。第三个标签是,我希望这部影片能把《西游》的那种世界观,重新给观众进行一个诠释。
Mtime:不光是《西游》题材热门,近年改编《封神榜》等神话故事的国产动画非常多,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创作潮流?
王云飞:国产动画行业还没有形成一个非常成熟的工业化体系。过程当中,我们难免会选择自己最了解的,自己最喜欢的。在资本方向,老百姓喜欢《西游》题材,《封神》题材,那好,我投这个题材应该相对来讲是安全的,所以就会存在这种现象。
但我觉得这是一个正常的产业爬坡期的现象。我觉得做啥题材倒没关系,最主要是能不能形成系统化的创作规律和工业化的制片体系。

Mtime:电影的名字叫《西游记之再世妖王》,“妖王”指的是谁?
王云飞:它是一种双关。首先我们的故事里面是有这样的一个妖祖,在混沌初开的时候,清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这时就诞生了第一只妖,我们就给他取名叫元蒂。
所有妖都是他的子孙,这个妖很厉害。在我们的故事里,他再次返回到了这个世界。但是“再世妖王”还有另外一个隐含意义,就是真正的妖王到底是谁?谁又能真正地再世?
一个是这个故事的反派,一个是故事的主角孙悟空,中间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果子精。他跟孙悟空、唐僧、元蒂有前世今生的这种关联。
Mtime:电影中,对孙悟空的形象设计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
王云飞:我们前期做了几十稿草稿找方向,找风格。最初的出发点,就是想把中国国画和动画电影的CG 技术做一个很好的结合。跟《功夫熊猫》呈现的中国风还是两种感觉。我们这个调性更像那种浓墨重彩的中国画风。
有一次看综艺节目,我看到黄子韬涂了一个眼影,我当时觉得那个挺酷的。孙悟空如果印堂和整个眼睛都是黑皮肤的,带着妖气的那种感觉,我挺喜欢的。而且悟空还是黑指甲,谁说指甲非得都是白色、肉色,像动物那种,我觉得孙悟空的指甲长成黑色的,本身它就是妖的一个感觉,挺酷的。

后来我们又从服饰上入手,悟空一定是火焰系的嘛,一定是红的,但不能纯红。衣服我们也设计了好多套,觉得都不对。后来我们从一个古代的服装上看到那个绣片,我觉得要是能够在悟空的衣服上加上绣片会很好看。
因为你不能给这个人物纹身,首先纹身在大银幕上出现不是特别好。其次悟空全身都是毛,你没法给他纹。所以我觉得他的衣服上有绣片的话,既有中国的感觉,又能把孙悟空的那种霸气表现出来。然后孙悟空本身衣服也有红绿对撞,这种色彩体系在身上,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Mtime:同类电影肯定少不了动作戏,《西游记之再世妖王》在动作戏的设计上有哪些创新之处?
王云飞:写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不想把它都弄成发一个光波呀,或者是神奇的一股烟儿啊……这都是常规的、《西游记》最早的那种表达方式。《西游记之再世妖王》里面,比如有一个角色,是来自于《山海经》里的风狸。
风狸特别小,速度特别快。《山海经》里描写它疾如风,来无影去无踪,你打不死它,它一遇风就再次复活。我觉得这个角色太有意思了,特别吸引我,所以我就把它放在了电影里。在展现打斗戏的过程当中,我就特意要求我们的动画师,让观众看不清这个角色,你只能看清它对孙悟空金箍棒发起攻击产生的火星。它停下来的时候,你才能看到的是那么小的东西。
然后呢,我希望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他们的打斗,尤其是孙悟空,绝对是那种狠角色。甚至于有的地方观众可能会有一些不理解,说他咋那么暴躁?

因为我觉得孙悟空是在那个过程当中唯一能够保持愤怒的一个人物。其他角色都不是这样,其他角色都是奸懒馋滑呀,或者什么东西都能够游刃有余啊。孙悟空不是,他是保持愤怒。任何故事里面人物都有弧光嘛,都有一个成长。悟空这个角色本身来讲的话,他在《西游》要有大跨度的成长。
悟空后面有跟大boss神魔斗法,我觉得有一些打斗戏还是挺精彩的。它既真实,又有那种神魔级对战的感觉。我不希望搞得神乎其神的,一下子那个人就飞了或者什么,我希望它是一种比较真实的打斗。
然后人物和人物之间的这种冲撞,让你感觉既真实,又能体会到那种量级的人物的力量,我觉得要过瘾,要爽。
因为打斗一定会因为空间和不同的人物组合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当时在设计打斗场面的时候,我就坚持一定要有一场打戏存在于人类的村庄里。在村庄里打我觉得会挺好玩的。
全片有4场重点的打斗戏,在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对手,同时也会跟剧情产生关联,我当时觉得还挺有趣的。
编辑:羊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