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期,时光君为大家进行了《新·驯龙高手》的3D效果测评,影片的立体视觉呈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这也证明观众并非对3D电影兴趣下降,相反,制作优秀、放映环境上佳的3D电影,会大大提升观众的观影感受。
本期,时光君将继续为大家以技术角度切入,继续观察暑期档上映的热门3D大片。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侏罗纪世界:重生》的3D效果测评。

评测将继续从题材适配度、出屏效果、入屏效果、场景构建、银幕亮度、画面模糊度、舒适度7个维度,以10分制进行评分。为求公正,每部电影评分时光君都会说明观赏当时的放映环境,并且向影城工作人员了解放映亮度等相关参数。
时间:2025年7月2日
地点:北京市西单某影城
格式:普通3D版本
3D放映亮度:9.68FL
详细评测:

影片题材适配度8分:渐入佳境,震撼升级
作为一部主打惊悚冒险的怪兽片,《侏罗纪世界:重生》是3D技术的绝佳载体。在影片刚刚开始时,情节集中在室内场景与都市场景,大量长焦镜头构成了影片的摄影风格,对3D技术呈现需要的空间感有所压缩。

但冒险旅程开始之后,“主角”恐龙正式登场,场景也切换到了自然空间,3D效果真正发力——雷克斯暴龙的追逐戏、攀岩时的深渊后景,以及蝙蝠群突然冲出屏幕,都让观众瞬间找回“侏罗纪系列”的原始震撼,3D效果无疑强化了这些场景的惊悚效果,成为视觉特效电影的加分项。

出屏效果7.5分:恐龙出没请注意
影片最出色的出屏效果,集中在恐龙出没的场景中。当雷克斯暴龙追逐主角一家人时,最后的血盆大口在银幕上呼之欲出,配合水流、巨石、植物等参照物,效果上佳,这也是影片的魅力时刻;而前文提到的一群蝙蝠在银幕中突然飞出时,也会令观众有下意识躲闪的反应。

另外,沧龙深海围剿的惊险场面,不禁令人联想,如果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用3D效果加持,是否会更加险象环生?

入屏效果8分:纵向调度,险象环生
与出屏相比,影片中入屏效果主要体现在场景刻画上。当主角们在恐龙岛上冒险时,影片配合设计了大量全景镜头场景,这无疑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画面的纵深效果。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悬崖峭壁上的场景,利用陡峭的岩壁和后景深渊,大大强化了高度带来的惊悚感,对于恐高的观众或许摘下3D眼镜会缓解焦虑。
整体而言,在体现入屏效果的场景中,影片加入了纵向的调度来强调空间的纵深感,使得场面观感更加立体。

场景适配度8分:开阔或狭小,立体感大不同
纵深空间无疑是3D效果最适配的场景,《侏罗纪世界:重生》中纵深空间体现在两点,中段的雨林冒险强调大场面视觉震撼,而影片高潮戏的下水道追逐则体现幽闭空间里的紧张刺激。

在前者场景中,影片用了惯常的视觉搭配,前景中的植物大部分时候充当遮挡物,人物处于中景中完成表演,后景要么是宏大的自然场景,要么是更加高大的植物——而危机往往潜伏于这些绿色的伪装中。这种视觉分层的视听语言虽然传统,却也是3D场景最有效的效果呈现方式。
虽然这部分所占篇幅有限,但在下水道场景里也挖掘了3D视觉的呈现潜力,狭小场景的立体呈现,强调了危险因素的存在与局促带来的紧张感。

3D亮度9分:怀旧光影,细腻品味
《侏罗纪世界:重生》在3D场景下,展现出的色彩与亮度令人惊喜。

影片整体调色呈现出怀旧的倾向,这无疑是导演对于90年代《侏罗纪公园》的致敬,无论是开阔场景,还是幽暗的丛林,亦或是最后的夜景戏份,后期团队都有进行精心调校,带上3D眼镜丝毫不会影响对银幕上色彩对比度带来的细腻感受,画面也不会有任何昏暗的部分。
当然,这种感受也取决于影院的放映质量,选择亮度达标的影厅,才能确保所有色彩风格与暗部细节能如制作团队所愿完美呈现。

画面模糊度7分:立体化程度因戏制宜
在观影过程中,我也在不同场景中摘下3D眼镜,以观察画面的模糊程度,画面越糊,3D化越高。《侏罗纪世界:重生》的模糊分布相对集中在重点场景中,在布景复杂的场面里模糊度较高,比如雷克斯暴龙追逐戏中,恐龙的巨大身躯与复杂的地形情况呈现较高的模糊度,分层感更强,保证了视觉冲击力。但在一些开阔场景中,拍摄主体以角色为主,人物与环境的分层则并不明显。


舒适与健康度9分:视觉丝滑,舒缓有度
虽然影片长达两个多小时,但并没有因为长时间观看3D场景带来眩晕或不适感。这与影片的叙事节奏有密切关系,影片在设计危机事件时注重“松弛有度”,不会连续用过分强调叙事强度和视觉冲击来轰击观众眼球,3D场景自然也配合影片节奏,首先保证视觉上的丝滑,再重点体现立体效果带来的震撼,没有强行牺牲画面细节与观众的舒适度。
结语:
《侏罗纪世界:重生》的3D效果没有喧宾夺主,而是依照影片类型,对影片的惊险元素放大、加强的一种有效手段进行呈现,这令影片的整体观感有明显提升。
本片也证明,在特定的类型或题材影片中,3D效果还有更多潜力有待挖掘,当影片定位与3D技术有效结合时,最终呈现的结果才能得到最大化呈现。
因此,我们依然呼吁3D技术更加理性地发展和使用,尤其是在创作层面需要优先去考虑,才能为观众呈现出更加精彩纷呈的视效大片。
文/日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