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络分账追平院线分账,是解燃眉之急,还是竭泽而渔?
时光快讯Mtime 2025-11-20 16:48:46 来源:Mtime时光网

作者:隐饮

 

时光网讯

 

最近,一则数据引起了时光君的关注:《毕正明的证明》网播分账票房已悄然迈过2000万大关,截至11月16日已达到2176万。截至11月19日,该片的内地院线票房为8499万,对应片方分账约2780万。

这两个数字虽然仍有差距,但都已跨过2000万大关。

 

当网络分账票房即将追上院线分账票房,成为影片收益的核心来源,当曾经依赖大银幕的院线电影,在小屏端实现收益逆袭。

当院线片的窗口期越来越短,这究竟是电影行业破局的良方,还是动摇行业根基,竭泽而渔的隐忧?

网播分账崛起

 

今年的电影市场,网络分账的爆发力确实引人瞩目。从五一档到国庆档,多部影片上演了“院线失意,网播翻盘”的戏码。

 

五一档上映的《大风杀》,堪称今年网络分账的“里程碑之作”。该片院线票房5646万,片方分账1815万,其网播分账高达3288万,是2025年截止目前为止网播分账票房最高的电影。

 

今年8月曹保平执导的电影《脱缰者也》上映,该片因题材小众、叙事先锋,在院线市场遇冷,院线票房仅1415万,片方分账456万,网络分账却达到1132万,是院线收益的两倍多。

 

饶晓志导演的新片《无名之辈:否极泰来》,今年在院线票房仅有5191万,片方分账1690万,和前作《无名之辈》票房超8亿相去甚远,而该片的网络分账为1476万,几乎与片方分账票房持平。

 

再到最近《毕正明的证明》网络分账突破2000万大关,一系列行业新变化,正变得不容忽视。

 

网络分账开始成为片方收益的重要补充,“尽快转网”已成为不少中小投资片方的优先选择。院线片的窗口期从传统的3个月不断压缩,甚至出现7天的超短窗口期。

 

近年来,电影市场的头部效应愈发明显,春节档、国庆档等黄金档期被少数几部大片垄断,腰部影片和小众影片的排片空间被严重挤压。

 

在电影市场整体遇冷的背景下,流媒体“抢跑”影院,无疑是片方在激烈竞争中,寻求收益最大化的现实选择——既然在大银幕上难获青睐,转向用户基数庞大的流媒体平台,先让项目回本再说。

窗口期缩短,影院观众被分流

 

流媒体的“抢跑”,最直接的冲击对象便是传统院线。

 

窗口期的持续缩短,正在从根本上改变观众的观影习惯,分流影院的核心客流。

 

对普通观众而言,若得知一部电影在一个月,甚至在一周后,就能在家付费观看,且成本远低于电影票与出行开销,不少人会选择“等等看”,放弃走进影院。

 

这直接挤压了影片的院线长尾票房,尤其是中小体量影片,本就依赖后期口碑发酵实现票房逆袭,如今影院窗口期大幅缩短,让它们失去了后期成长的空间。

 

以和《毕正明的证明》同档期上映的《浪浪人生》为例,截至11月13日该片累计票房4.38亿元,影片在国庆档结束后的一个多月里,又收获了近2亿的票房,充分释放了影片的院线长尾票房。

 

更值得警惕的是,院线片的上映窗口期越来越短,这一趋势正在加剧影院的"同质化趋势"。

 

当流媒体网播平台成为中小影片、特色影片的主要变现渠道,影院为了提高客流量,降低风险,会更倾向于排映更有票房潜力的商业大片——毕竟这类影片的视效体验是小屏无法替代的,能吸引观众为独家体验买单。

 

过去几年间,通过分线发行模式,不少小众艺术片、特色类型片得以登上大银幕——比如意大利票房冠军《还有明天》、日本导演三宅唱的《黎明的一切》、国产小成本佳作《老枪》等,都是通过分线发行与观众见面,这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影院的内容供给。

 

而流媒体的强势挤压,让那些曾经通过分线发行与观众见面的艺术电影、小众类型片,在院线大银幕上的地位日渐边缘化,影院将沦为千篇一律的大片"专属放映厅",电影市场的多样性将被严重削弱。

 

这不仅是影迷的损失,更是电影艺术的损失。

 

当电影创作越来越倾向于“讨好线上观众”,追求强情节、快节奏的“网感”内容,那些需要静下心来品味的艺术电影,可能会日渐式微。

解燃眉之急,还是竭泽而渔?

今年5月,爱奇艺将院线新片转网的窗口期,明确限定为不超过90天,这一政策的推出,被不少片方视为“救星”,却让院线行业陷入了更深的焦虑。

 

从短期来看,流媒体分账模式确实有其积极意义。

 

2025年爱奇艺网络电影网播分账榜

 

对中小成本影片而言,过去1000-3000万成本的项目,需要院线票房过亿才能回本,这让很多片方望而却步。

 

如今有了网络分账的加持,回本门槛大幅降低——院线票房3000万+网络分账1000万,就足以覆盖成本,这让更多中小项目有了“活下来”的机会。回本门槛降低,片方才敢于继续投入创作。

 

同时,网络分账也让一些在院线市场被忽视的优质影片,获得了二次曝光的机会,让好故事得以被更多人看见,比如国庆档口碑不错的《毕正明的证明》,在网播平台也被不少观众认可。

 

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抢跑式”转网的弊端同样不容忽视。这种"竭泽而渔"式的抢跑,可能会让影院生态持续恶化。

 

这一标准化政策,看似为片方提供了更灵活的变现路径,实则直接挑战了传统院线的盈利模式。

 

传统院线的盈利主要依赖票房分成和卖品收入,而票房分成的核心是影片的独家放映权——换句话说,你在电影院看到的电影,暂时不能在任何其他地方,比如流媒体平台上看到。

 

过去,对影院而言,可通过延长院线片的放映周期,充分释放票房潜力,获得稳定收益。比如今年创下154.4亿票房奇迹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影院密钥从春节之后多次延长,直到6月30日才正式下映。

 

但在爱奇艺“90天窗口期”的新规下,影片提早上线流媒体,院线的独家优势被明显冲击,延长放映的收益变得大打折扣。

过去十年间,影院和流媒体在“窗口期”的博弈,从来没有停过。

 

2015年,当年的乐视影业在影片《消失的凶手》上映前,尝试让付费会员通过乐视电视端提前观看全片,被视为打破“窗口期”的基本行规,导致金逸、新影联、中影星美等多家院线集体抵制,后来乐视影业发布紧急声明取消此举,但影片的票房仍受到了明显影响。

 

2020年春节前夕受疫情影响,七部春节档新片集体撤档,其中徐峥执导的电影《囧妈》,在大年初一以“网络免费首播”的方式上线。全国影院为电影《囧妈》投入的先期宣传费用和众多资源,自然也就都打了水漂。

 

当时全国23家院线公司曾发布联合声明,激烈谴责与抵制《囧妈》此举,认为临时“院转网”给影院带来重大损失,实属“背信弃义”。

 

同样是在2020年,爱奇艺布局线上的“超级影院”,首批电影包括顾晓刚长片首作《春江水暖》,于2020年8月以PVOD(高端点播)的形式上线爱奇艺,以24元(会员半价)的价格供用户点播。

 

在疫情时期的这一举措,让《大赢家》《肥龙过江》等多部电影得以和观众见面,成为国内院线电影转网发行的标志性案例之一。

引发影院、片方和流媒体平台激烈撕扯的“窗口期”,在最近几十年间经历了不少变化,不仅是在中国,在海外也同样如此。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从1980年代开始,好莱坞六大制片厂开始设置一整套时间窗口的体系。

 

在疫情前,通常海外院线电影窗口期是60天-90天起,而且有些影片票房越高,窗口期越长。

 

2020年年底,华纳兄弟宣布所有院线电影在影院上映将和HBO MAX流媒体同步上线,遭到业内强烈抵制,被迫改回45天窗口期。

 

2022年起,华纳宣布不再严格遵守45天窗口期规则,转为根据影片表现灵活决定流媒体上线时间。例如《小丑2:双重妄想》院线窗口期仅约25天,因票房未达预期提前上线流媒体。

 

中国目前没有关于窗口期的法律规定或行业公约,不少国产片在影院下映后1到3个月后登陆网络平台,窗口期主要由片方和平台自行协商决定,且可以灵活调整,最近确实有越来越短,逐渐压缩到1个月内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窗口期缩短,还可能引发盗版泛滥的风险。

 

影片一旦以高清形式上线网络后,盗版资源往往会迅速出现,防不胜防。例如刘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电影《花木兰》,2020年9月4日在美国网络上线,9月1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内地票房2.78亿元,有一部分内地观众被盗版提前分流了。 

 

对独立影片和中小成本影片而言,这种冲击更为致命——它们的目标观众群本就有限,一旦盗版泛滥,核心观众可能会大量流失。

在时光君看来,流媒体与院线并非天生的对立面,电影行业的繁荣,需要流媒体的渠道赋能,更需要院线的生态支撑。

 

只有平台、院线、片方三方共同努力,找到共赢的发展模式,才能让电影触达更多观众。

 

毕竟,守住了影院的温度,才能守住电影的未来。

 

当我们一味追求"更快看到新片"时,或许正在悄悄失去电影最珍贵的部分——那份在黑暗中与数百人共同呼吸、共同感动的温度。

编辑:橙子

本文只为传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时光网认同其观点和立场,以及认同文中所述皆为事实

全部评论

时光网官方认证机构

7

8

站点导航
首页
原创
电影
榜单
社区
推荐
时光策划
新片预告
全球拾趣
时光对话
关注我们
微博
微信
头条
微信小程序
 

扫描二维码,微信实时关注时光网

手机购票 方便 实惠
扫描二维码 下载客户端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有害信息投诉举报电话:4006-059-500 举报邮箱:service@mtime.com
北京动艺时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opyright 2006-2025 Mtim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50715号京ICP备06000714号网络视听许可证0108265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435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