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影视生活第一站 时光网)

时光网特稿 国产电影大制作的“3D迷信”可能要被破除了。据多方信息汇总,前作曾登顶内地影史票房冠军的《捉妖记2》选择在今年春节档发行2D版本,放弃更高票价的3D。此外,热门电影《唐人街探案2》在春节档也坚持2D发行。
目前片方暂时没有解释坚持2D发行的原因。
2017年票房TOP10中多达4部电影为2D发行,国产片中《羞羞的铁拳》突破20亿,《芳华》《前任攻略3》更上演票房逆袭好戏,进口片《摔跤吧!爸爸》也是2D发行。与此相对比,2016年TOP10中只有《湄公河行动》一部是2D发行。
联想到去年贺岁档陈凯歌《妖猫传》公开宣称不拍摄/转制3D版本,越来越多的国产大制作影片不再执着于3D发行。

《捉妖记2》的全国发行通知,发行版本只有2D
2010年《阿凡达》票房大卖掀起3D潮流,国内影院开始3D厅的建设大潮,截止2017年5月底中国银幕数超4.5万块,3D银幕占比超85%,两项数据都是全球第一。
不可否认3D电影确实曾中国观众带来过新鲜的体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现象开始让人诟病起来:
1.质量不够好的转制3D电影、“伪3D”电影大量进入市场。
2.发行方和影院为追求高票价进行"压倒性"3D排场,希望观看2D电影的观众、不适宜观看3D电影的儿童观众失去了选择的权利。
3.影院放映时灯泡质量问题,导致3D放映画面过暗。
《谍影重重5》的3D版本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一些关于3D电影放映甚至会成为社会话题,2016年《谍影重重5》在中国内地上映时增加3D版本(海外市场基本是以2D版本为主)。该片夜戏和动作戏非常多,加上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的晃动的手持摄影不适宜于3D银幕呈现,影片上映后受到大量观众投诉,后紧急增加了2D版本排场,此事才算是平息。
好莱坞电影3D放映部分受到引进片配额政策的影响,每年有14部好莱坞片是以“特种电影”模式引进,国内就只能以3D或IMAX版本来发行。
国产大制作电影3D的盛行,除了高票价的原因外,政策奖励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2012年11月19日发布的《关于对国产高新技术格式影片创作生产进行补贴的通知》明确规定对国产3D、巨幕等高新技术格式影片,按影片票房收入分档对影片版权方进行奖励。
国产3D电影发行,最高能获得1000万人民币的奖励,但这项政策在2016年1月1日之后就暂停实施。
近期多部大投资国产片选择只发行2D版本,是否预示着2D电影将重新成为国内市场的主流,3D已不再是高票房电影的保证?记者为此采访了片方、院线和部分业内人士,听听他们的看法。
有人赞美3D,有人则不

2D版《妖猫传》保证了画面的清晰和亮丽
去年贺岁档虽然《妖猫传》不是最大赢家,但陈凯歌对3D电影的一番言论一时间被热议。他说:“我和摄影师曹郁都很反对3D,如果是3D,就对不起我们花六年时间搭建的唐朝。我们希望能做出一幅长卷,在观众面前徐徐打开,让大家知道什么是中国的美。”
陈凯歌导演的解释很直白,3D电影在大银幕上无法完美体现电影画面的细节,3D电影在放映亮度上会比2D电影有损失。如果观众有心的话,一部电影在影院放映了2D和3D版本,对比看一遍,就会发现在黑夜或者黑暗场景中,2D电影展现的电影画面要比3D电影更加清晰明亮。
虽然有些片方选择2D发行,但3D电影也是来势汹汹,投资比较大的奇幻电影《西游记之女儿国》因为要主打特效场面,《熊出没·变形记》则是CG动画都确定是3D格式发行,动作片《红海行动》目前公开的消息是普通3D、中国巨幕(2D/3D)、IMAX3D,普通2D是否会发行尚未确认。
在这种情况下,2D和3D电影在今年春节档是分庭抗礼的局面了。
由于3D电影票价贵一点,是不是影院就会倾向于多放映3D电影?
一位从业多年的影城经理告诉记者:“现在放3D和2D不会有倾向性了,虽然3D票价高,但放3D电影还要和3D技术公司分成票房,而且要多一个分发3D眼镜的环节,增加了人工成本。3D票价高,其实投入也高。就影院而言,主要还是看上座率。”
截止目前,中国内地电影市场2D电影票房第一高是《羞羞的铁拳》,收入21.8亿元。内地市场3D电影票房第一高是《战狼2》收入56.4亿元,这两部电影都上映在2017年,或许国产2D和3D的电影市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为什么好莱坞"坚守"3D阵地?

只要口碑好,2D的《摔跤吧!爸爸》照样大卖
国产2D电影越来越有商业底气是因为票房的缘故。2017年票房前十的影片中就有《羞羞的铁拳》《摔跤吧!爸爸》《芳华》三部作品,如果再算上2017年12月29日上映的《前任3:再见前任》(目前票房已破18亿)的话。那就是2017年有4部2D电影打进票房前十。
相比2016年的票房前十来看,2016年票房前十仅有《湄公河行动》一部2D电影,数量上有明显增加。
但从2016年和2017年的内地票房前十来看,好莱坞电影无一例外都是3D电影,不过好莱坞3D电影被观众诟病的作品较少,毕竟好莱坞大片投资更高,拍出来视觉效果出色,用3D格式呈现会很精彩,观众乐于接受。
好莱坞大片3D电影为主也有引进政策的原因,2012年中美就WTO电影问题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中国在原来每年引进海外分账电影配额约20部的基础上,增加14部“特种电影”(3D、IMAX格式)。也就是说,如果好莱坞片是以“特种电影”模式引进,国内就只能以3D或IMAX版本来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