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爱在霍乱蔓延时~
SuSan 2010-12-05 17:41:38

      在找《面纱》这部电影来看的时候,心里一直想着上大学的那段时期。每个月按时去买三期《看电影》,只要拿着它,都像是捧着“电影圣经”一般神圣,沉浸在自己的电影世界里。很清晰的记得那天和小妹在司门口逛完夜市,买了莲子和鸭脖,在一家并不常光顾的报刊亭前买下新一期的“午夜场”。青山碧水的风景,翠绿又有些许泛黄的色调,温婉可人的娜奥米沃兹靠在爱德华诺顿身旁,湖中泛舟的俩人,让我对这期的封面故事眼前一亮。我并不知道那是一部怎样的电影,也没有看过里面的影片介绍,只知道拍摄地点大部分在中国广西,也有黄秋生和夏雨的加盟。由此主观臆想到这是一部内容深刻的闷戏。娜奥米和诺顿不像惺惺相惜的情侣,倒像是关系疏离的陌生人。怀着这样的想法,让我对此类电影都衍生出一种仰望,不敢轻易去触碰,觉得必须要找一个很适合的时机,心无杂念,不带任何情绪,让自己的心境像封面海报中那么纯净唯美时,才敢去观看。

      早晨醒来,脑海中再次回想起昨天晚上看完这部电影当中的片段,没有了昨晚被这个感伤的爱情故事同化了的悲悯。猛然觉得其实导演和编剧,甚至原著作者毛姆都是那么刻意和矫情。你可以发现他们都不是那么了解中国,可以说是带着对中国文化和风土人情知识的匮乏,来编写欧美人的主流爱情故事。选择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那样一个时代背景,完全是出于西方人对东方这个神秘领域的崇敬。或许用崇敬这个词并不准确,因为不了解,这层神秘显得更加有利用和诠释的价值。不能说编剧和导演诠释出的东方环境和客观实际相驳,只能说导演用环境和背景烘托爱情主题的意向,显得薄弱了些。所以说这部电影虽然是一部佳片,但比起《走出非洲》、《英国病人》那史诗般的宏大,它只能算是佳片中的惊鸿一瞥,很容易就被芸芸佳片及时间所掩埋。就是一句话:表面看似带有东方的含蓄,实则老生常谈着好莱坞的模式。

      如果你觉得故事情节似曾相识,很多桥段的发生都是必然,没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有的只是情理之中的发展,和意料当中的结局,那么我想说这不是什么问题。我们能猜到某些桥段的发生甚至结局,说明此类故事上演的太多,我们看的已经麻木。一部老药装新瓶的爱情片成功的关键,在于导演讲故事的方法,唯美画面的运用,以及能否让观众被带入到演员们所演绎的真情实感当中。这部电影做的很好。导演用插叙及倒叙在前半部分交代着主角的背景:科学家沃特对富家女吉蒂一见钟情,第二面时便向她求婚,吉蒂之所以答应这个自己没有丝毫感觉的木讷科学家的求婚,是因为无意中听见了母亲向朋友表达着把自家老处女嫁出的喜悦。带着对母亲的赌气和自私娇惯,她随沃特来到了上海。丈夫的寡言少语导致夫妻关系生疏,吉蒂轻易就被有妇之夫勾引出轨,并像任何一个傻姑娘那样相信了情人肯在不久的将来抛弃法妻而迎娶她的谎言。在一次与情人苟合时丈夫发现了她的不忠,作为惩罚,丈夫申请自愿到霍乱爆发的“”去行医,并要带着吉蒂一同前去。她倘若不肯,丈夫就要以通奸为由申请离婚。万般无奈之下,她带着被情人抛弃的愤怒,和对丈夫的束手无策去了那个已成“人间地狱”的疫区开始了乡间生活...

 

      故事的前小半部分,导演用流畅的叙事,不拖沓不浪费的镜头语言,很清晰的交代了人物背景、发展起因、及男女主角间的关系。虽然简单,但是有力,在情感上毫不突兀。比如:吉蒂母亲的一句:“这么大了还不嫁人,难道想让父亲养你一辈子么?”表现出了母女感情的不合,这个不合并不是一句话,一时之间的。从家里面其他人的表情,可以想象的出她一个大龄姑娘长期在家与家人之间紧张微妙的关系。后来她怒气冲冲的冲去家门,表现了她的自私骄纵,和家人的赌气成为她屈嫁给自己不爱的人的导火索。另外,沃特和吉蒂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女方家的舞会上,公主一样的吉蒂高傲的从楼梯上下来,那样美丽精致的女士,让沃特对她一见钟情,在吉蒂后来自己的口述中,她讲述到自己最爱的就是舞会,玩乐,喜欢幽默风趣,能打动她芳心的男人,结合第一次沃特见到她的情景,对于她的出轨——和一个真正的花花公子,观众也就不难理解,甚至对她有些同情和可怜。两人的两场亲热戏,第一次亲热完全像是例行公事,只带着一点点紧张和兴奋,从两人一会停下来拖鞋一会又停下来关灯可以看出,两人都没有完全投入和享受。镜头一转,妻子在无聊的看着窗外的雨,丈夫在书桌旁做着研究,完全表现出了两人即使同床共枕过,也依然像陌生人那样疏离。而另一段亲热戏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也是影片的一个小高潮。两人关系在逐渐发展着,自然而然的有了难以抵挡的情欲。这时的肌肤之亲变得毫无顾忌,只有渴望和拥有。第二天清晨两人脸上洋溢的亲密和幸福感,情感的变化不言而喻。

 

      插播一下吉蒂的情夫唐森,他并没有被刻画的令人厌恶,相反他是一个十分迷人的男人,有一份相当体面的职业,也许是因为职业原因,习惯了逢场作戏,风流倜傥的游走于女人之间。他和吉蒂第一次见面,是两对夫妻看京剧,他自然的坐在吉蒂旁边,无心般的跟吉蒂讲解起了戏台上的故事背景(老实说他的讲解用西方人眼中的情感过分渲染戏中的人物背景和性格,又把中国文化曲解了一番),也许是他的讲解太过形象,让感同身受的傻吉蒂听的入迷,笑的花枝乱颤,这三五下任他拿捏的伎俩,一下就把吉蒂收入床上。这个男人其实也很喜欢吉蒂,否则没有男人愿意跟自己不喜欢的女人上床。只是傻女人喜欢买一送一,用身体附赠感情。坏男人再贱也懂得拿捏分寸,该玩该认真分的很清楚。就好像影片结尾,当吉蒂再次遇见唐森,唐森企图重温旧梦时,被吉蒂直接拒绝。唐森没有刻意央求,他是个聪明人,愿打愿挨才是寻欢作乐的前提。提出了,对方不愿意,也就识趣的退下了。所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男人,也没有什么三贞九烈的女性,尤其不该总拿道德标准来衡量对错,有的只是适合的契机,所谓的通奸男女,就像有缝的鸡蛋,被苍蝇适时的叮住了那么几下而已。

      相比情夫的风流倜傥,丈夫总是扮演着一个被同情的角色。而《面纱》里的丈夫沃特,总显示出有那么一点点心机,有那么一点点蔫坏。起初对他抱有的同情,到后来像妻子一样对他重新认识起,反而让人对他拍案叫绝。他知道妻子与人在房内通奸,没有当面揭发,因为他知道三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即使是在自家交了正面,也会丑闻传千里。选择和我离婚,让他娶你,还是和我去“抗疫救灾”,他把最终的选择权交给妻子,但是妻子的选择,情夫的选择,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甚至一切都如他所计划好的那样进行的时候,他还带着对妻子不忠的怨恨,时不时对妻子小小的惩戒一番。知道妻子娇惯怕热,就故意带她长途跋涉走陆地而不是水地。在别人面前不刻意扮恩爱也不过分冷漠,不正眼看她以示鄙夷。对妻子不用“爱”这个词,而只说“我爱过你”。但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想象这样一个温文儒雅又有些木讷的知识分子,遭受到被带绿帽的耻辱之后,实施这样的“软暴力”,也算是情理当中吧。

      片中有一个叫威廷顿的男人,他的出现,也相当于吉蒂和沃特间情感的催化剂。正是他点醒了吉蒂:“他从来不看你”。也是他向吉蒂讲述了吕燕扮演的中国女人如何是如何爱上自己的。不难看出,他其貌不扬的外表下,有一颗很会呵护女人的心。正如吕燕所说:“爱上他,是因为他是一个好人。”吉蒂很不屑的反驳到:“女人不会因为一个男人的品格高尚而爱上他。”但是相处的越久,吉蒂越是对这样一个无私奉献,天天与死尸和难民抗争的丈夫建立起了点滴情感,她也渐渐被同化去修道院帮忙带小孩,而不是一个人养尊处优的在安全的家里发呆。事实证明,男人一旦拥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具有牺牲精神,并且还作为一个国际人道主义者,最能引起女性由衷的崇拜,潜移默化的形成一种类似爱情的东西。沃特最终在治疗病患,对疫情防微杜渐上成功了,在治疗自己的爱情上,也成功了。来到这样一个仿佛与世隔绝,又艰苦如地狱一般的环境下,最容易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以及滋生出人类最真实的情感。虽然这个代价沉重了点——他付出了生命。但是想想,他也许来之前就做好了不能活着回去的打算。对于他这样一个理想主义者来说,生存与否,远不如使命与爱情来的珍贵。

      关于娜奥米沃兹和爱德华诺顿。看了这部电影,对于两位演员有了惊喜的认识。也许影片本身有些薄弱的环节,可是两位演员的表演却毫无挑剔。娜奥米靠眼神说话。时而哀怨,时而倔强,面对情夫时的天真,面对丈夫时的谨慎冷漠,她对丈夫情感转变,自然的眼神过度,丝毫不着痕迹。诺顿靠表情表达复杂的情绪。这样有些文弱的气质是他的拿手,但是看过他的表演你就觉得他完全是这个人。当他揭发妻子的不忠时,平静的让人心寒。妻子倒吸一口凉气,而他却面无表情,冷酷隐忍,那种感觉让人脊背发凉。后来慢慢透过妻子的视角逐渐去了解这个人,像层层拨开他脸上的伪装,看到了这个男人真实而有血有肉的一面。通过两位演员的表演,我的心着实被牵动了起来,像是个当事人一样,感觉到了他们两人的心在一点点靠近,疏离的感情在一点点笼络。我就像吉蒂那样,对自己的丈夫,从毫不了解,毫无兴趣,到逐渐爱上他。我也像沃特一样,慢慢的体会到,曾经深爱过的妻子,现在的爱依然在继续...

全部评论

SuSan

家族信息

周黎明留言版

周黎明留言版

家族人数:78908

0

2

站点导航
首页
原创
电影
榜单
社区
推荐
时光策划
新片预告
全球拾趣
时光对话
关注我们
微博
微信
头条
微信小程序
 

扫描二维码,微信实时关注时光网

手机购票 方便 实惠
扫描二维码 下载客户端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有害信息投诉举报电话:4006-059-500 举报邮箱:service@mtime.com
北京动艺时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opyright 2006-2025 Mtim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50715号京ICP备06000714号网络视听许可证0108265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435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