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电影的结局
电影的结局,洗衣店大叔杀了邻居家的不孝子。
车站的电视里报道,一男子系釜山帮派成员,被杀害陈尸地下商街。调查发现,这名受害者的旅馆房间里,存放着四千万元现金。
这四千万,就是邻居家不孝子向洗衣店大叔购买孩子的那四千万。
电视报道中的画面,刚好是大叔和不孝子最后谈话的地方。
大叔让同伙小哥和足球小弟带着宝宝先走一步,他却留下来除掉了不孝子。
当时大叔告诉不孝子,他打算和现在的同伴散伙了,因为大家都打算重新开始,可是他不能了。
大叔不能重新开始,是因为他必须处理掉这个不孝子,把重新开始的机会留给两个年轻人。
这就像《教父》里的迈克,他处理掉土佬和警长,远逃西西里。
迈克的白人女友找到迈克家里,迈克的母亲为姑娘准备了意大利式的早餐喝一杯妈妈亲手煮的咖啡。
迈克的母亲告诉姑娘,你要吃得饱饱的,然后我派车送你回家。然后找个好男人,从此忘了迈克,他已经配不上你了。
大叔认为自己杀了不孝子之后,他就不配和打算重新开始的大伙结伴同行了。
关于片名掮客
直到电影结尾,我们才弄清楚,洗衣店大叔奋斗的目标。他盼着赚到足够的钱回到妻子和女儿身边。哪怕妻子铁了心不要他了,至少也要争取回女儿。
就在大叔马上要赚到四千万,以为梦想即将实现的时候。妻子托女儿向他礼貌却毫无回旋余地的转达,以后不要再见面了,你的钱我们也不需要。
事已至此,洗衣店大叔的信仰已经崩塌了,他能做的也只能是一命换一命,保护两个年轻人得来不易的,重新做人的决心。
这部电影名为《掮客》。洗衣店的大叔便是这位掮客。
同伙小哥从小被母亲丢弃,没有大叔,他不可能同素英和解。素英可是一位丢弃亲生子的母亲啊。
素英是一位被动的主人公,她全片都跳脱剧情之外,如同事不关己。这是因为她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她丢弃孩子,却又回头去找寻。找到之后,却又要卖掉孩子。因为她做不到不留下字条告诉儿子,妈妈会回来接你,可是留下字条,孩子只能被送到孤儿院,无法进入领养流程,享受家庭生活。
素英相信了大叔的营销话术,决定陪着他们把孩子卖掉,如此,至少能亲手帮孩子找到归宿。
到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位母亲打算卖掉儿子,是因为她杀了人。而她杀人,却是因为孩子的爸爸要抢走孩子,并且让孩子消失掉。于是素英杀了他。
关于剧情的合理性
这几个临时搭伙的人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心的呢?
路上交警的盘查,第一次让他们有了团队作战的成就感。
两位跟踪的警察策划了一起假交易,以此诱捕这个临时团伙,结果,众人合力挫败了这场阴谋。
这次意外,反而让他们从加害者向着保护者转变。
他们以为,他们合力保护了宝宝免受被倒卖到海外的苦难。起初,大叔自欺欺人的营销策略,此刻假戏真做了。
宝贝发烧,是捅破这窗户纸的最后一击。
既然已经是皆大欢喜的时候,那么为何还要安排两位警察诱惑素英出卖大家呢?
这是编剧对这个临时家族的终极考验。
令人欣慰的是,他们经受住了考验。
从某种意义上,黑暗电影和恐怖片如此想像。主人公永远逃脱不了笼罩他们的超自然力量。
我们所处的人类群体,对每个个体来说,有的时候,的确就像一种无法解释的超自然力量。
从古希腊戏剧开始,人们便将这种没有规律可循,掌控人类而人类无法掌控的力量称为宿命。
无论是鬼怪,亦或邪神恶灵,即便是残酷现实,这些都是宿命的投影。
主人公在故事的终点,都免不了被宿命逼到墙角,不得不从两害之间取其轻。因此恐怖片的主人公总是陷入在片尾牺牲自己的怪圈。
这个临时家族里的每一位成年人都选择了两恶从其善,两害取其轻,都选择了牺牲自己保全他人。
只不过在黑暗电影里牺牲往往是徒劳的,在恐怖电影里,牺牲总能求锤得锤,而驱散恐怖的效果往往是暂时性的,因为还要拍续集。
《掮客》的主人公们。他们在自我牺牲后,因为赎罪而获得重新来过的希望。这么一来,这部电影彻底成为了略带辛酸却缓慢治愈的公路喜剧。
关于希望
片尾的画面暗示我们,所有人都平安无事。洗衣店大叔虽然杀了人却安好,同伙小哥已经出狱,还是和大叔在一起。
女警察和男友抚养了小宝宝。
海进明显活力十足,因为他还在逃跑,不过请放心,他又被抓住了。
就连买家夫妻也得到了缓刑,而且他们并没有因此记恨大家,仍然对小宝宝念念不忘。
素英下班去公园赴约时,洗衣店的货车就停在角落里,我们可以看到货车摇下车窗的是副驾驶一侧。此刻车内有两个人。
同伙小哥收到女警官的邀请信,约上了洗衣店大叔,来到约定的公园。但是他们并没有露面,他们此次前来,仅仅是确认素英是否抛开了过往,原谅了过去的自己,履行了妈妈会回来接你的承诺。
两个人看见素英出现了,便放心离开了。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韩国电影已经成为一种电影类型的名称。如同动作电影、恐怖电影、爱情电影这样的电影类型。
关于黑色电影
二十年前,我们拿韩国电影的程式化开玩笑,因为那时候的韩国电影必定在绝症和车祸之间二选一,或者兼而有之。
这种嘲笑甚至辐射到韩国网游,韩国料理,就连吃韩国品牌的西餐都要配辣白菜。
即便如此,观众仍旧钟情于韩国电影,观影前放一包纸巾在手旁,准备哭个痛快。我们在韩国电影里能看到其他国家的电影里面不敢干的事。因此 我们在韩国电影里能体验到其他国家电影里体验不到的情感刺激。
不是情感冲击而是情感刺激,其实重要的不在于是不是白菜,重要的是辣味。
如今,我们提到韩国电影,头脑中的形象是大尺度,从各种色彩上的大尺度,大到欧美电影都望尘莫及。
当然,韩国电影自己也明白,假如他们始终在色谱的黄区徘徊,其作品终归上不了台面。可是观众已经吃惯了随餐赠送的辣白菜,如果冒然撤掉,观众岂不是要骂人。我纸巾都准备好了,怎么就没用上呢?
因此韩国电影开始探索色谱上的黑色区域。似乎比起黄区的感官刺激,黑色电影的情感刺激更为严肃,更上的去台面。
黑色电影,侦探电影中的一种类型,电影中侦探最终揭露的真相只有一个,世界是邪恶的、真相是黑暗的。
虽然韩国电影不一定总是侦探片,但是其电影基调却开始滑向黑色。这些电影就像黑色电影里的侦探一样,带领观众体验真相的绝望。
在黑色电影里,正义不会被伸张,邪恶不会被惩罚,坏人得偿所愿,好人一败涂地。
在黑色电影里,爱情必定敌不过金钱,善良必定遭人愚弄。
在黑色电影里,不可能有奇迹,但是可能有希望,因为希望是用来破灭的。
关于低评分
《掮客》口碑崩坏,是因为他是一部韩国电影,而且它向观众展示了希望,然而它却没有像戳破肥皂泡一样在观众面前将希望戳破。
导演撤掉了佐餐的辣白菜,换上了酸里透着甜的福神渍。
因此,观众对浓烈情感刺激的期待没有得到满足。
《掮客》是一部韩国电影却讲述了一个舒缓的治愈故事。
纵使人世间充满了辛酸,但是终归能苦中作乐。
按理说,这样的剧情会受到日本电影爱好者的追捧。多少能拉平韩国电影爱好者的嫌弃。
然而,可惜的是,在日本电影爱好者的眼里《掮客》是一部韩国电影。
倒也不是说日本电影的爱好者对它有什么偏见,而是,它的确是一部韩国电影。
(完)文/逐年追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