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个嫌疑人》:一场游戏一场梦!特邀大鹏拍视频问候厦门粉丝!文/厦门媒体人王珉
作者简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全国部分中央省市报刊和新媒体的影评认证+V专栏作家,福建电影家协会会员,厦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厦门电影家协会会员,厦门影视剧本学会会员,厦门市影视文化产业协会电影评论工作委员会主任,厦门广播电视集团编辑记者(现专门负责厦门广电“i听厦门”官方微信公众号每周发布两篇原创影评专栏)。
大鹏曾凭借《第八个嫌疑人》饰演的“陈信文”这个多面嫌疑人的角色,拿下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的最佳男主角奖,可以说该片在映前反响不错。
这部根据建国以来最大武装劫钞案改编的影片,在真实案件的基础上,不断给观众制造:惊悚、紧张、不安等悬疑电影反转的情绪。大鹏、林家栋、张颂文等一众精湛演技的演员,贡献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精彩人物故事表演。故事结构也不是常规的悬疑影片,没有警匪犯罪片的大量动作戏,而是以“讲故事”的手法进行电影拍摄,更像用大量文戏来描摹人物内心世界的心理悬疑片。
该片和娄烨执导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有异曲同工之妙,那种个人命运的撕裂感和时代背景的疼痛感,充满全片。做旧泛黄的色调,视听层面的粗粝感,贴合真实感与年代感,一开场就把谜底展示给观众——1995年广东某银行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抢劫运钞车案,建筑公司老板陈信文(大鹏饰演)及其堂弟陈欣年(孙阳饰演)为主导策划,召集五名持枪劫匪当街抢走1500万现金,还残忍地射杀了三名押钞员。
电影呈现案发后,警方很快抓住五个嫌疑人,但两个主要嫌疑人——陈氏兄弟俩却踏上逃亡之路,人间蒸发21年,改名换姓重启人生。但警方多年不放弃追凶,警察怀揣战友因公殉职的悲痛,在退休后依旧和嫌疑人展开正邪对决,坚持不懈追求正义。该片劫匪人性的贪婪与残忍,展示出不落窠臼的故事,和片名“第八个嫌疑人”一样抓人眼球。
但是事实既定,只有七人犯罪,何来第八个嫌疑人呢?
其实“第八个嫌疑人”并非是这七个嫌疑人之外的第八个人,而是指身份洗白后的陈信文。陈信文,身为辉煌建筑公司老板看似安分斯文,实则心狠手辣且擅长伪装,凸显人心险恶。陈信文人间蒸发21年,逃亡缅北靠挖玉石来养活自己,而后又跑到云南瑞龙(虚拟地点)结婚生子拥有新的人生。警方因为无法证实莫志强就是当年的陈信文,于是,莫志强便成为“第八个嫌疑人”。
影片的重点并非放在悬念,反转真相,而是放在警匪的正邪较量,和法理情理的博弈,还有对人物命运的探讨。重点探讨陈信年在犯罪后的心理挣扎,用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来推动洗白人生的安稳追求。影片结尾,陈信文对已经半身不遂、坐在轮椅上的堂弟陈欣年,无法痛下杀手,家庭亲情让陈信文无法抉择,令人揪心。
悬疑片的外壳下,导演精心设局。片中有三人使用“莫志强”的身份,这三人的性格截然相反,人生的抉择也不同。第一位“莫志强”,是陈氏兄弟在缅北认识的、身份证真实姓名为“莫志强”的工友。莫志强,孤家寡人,善良淳朴,总是脸上挂着微笑,他还给陈氏兄弟送药,被陈信文称“你是好人”。但“你是好人”的标签,却成为陈信文凶狠下手的目标。有一天,陈信文悄悄走到莫志强身后用石头砸死莫志强,窃取莫志强的身份证后,砸烂对方的脸,推下悬崖毁尸灭迹,这样“不给他人留后路,才是给自己留后路”的信念,让陈信文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二位“莫志强”,是陈氏兄弟到云南瑞龙(虚拟地点)洗白身份时,堂弟陈欣年使用的身份,也是疗养院登记的身份信息。陈信文痛杀“莫志强”并用其身份,是因逃亡途中陈欣年受不了缅北工地恶劣的生活条件晕倒后,陈信文心里过意不去——堂弟陈欣年身份暴露在这些年受的罪。陈欣年一直和陈信文强调说:“我想回家。”“我们回家。”陈信文为保堂弟而杀人,毕竟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陈信文不忍心陈欣年饱受折磨。由此可窥人具有两面性,虽然陈信文杀人做尽坏事,但心中仍葆有血浓于水的亲情观。
第三位“莫志强”,是1998年陈氏兄弟到云南瑞龙(虚拟地点)洗白身份后,陈信文娶妻生子旁人口中的“瓷砖厂老莫”。影片中三个“莫志强”的性格和面孔不断切换,反派角色的设置令人玩味。
除了反派角色是亮点,该片警察立体的人物形象也是亮点。以反派故事为主线的电视剧《狂飙》开篇是“警局过年吃饺子”的剧情,而《第八个嫌疑人》开篇则是林家栋饰演的王守月,在一众战友们的祝福下光荣退休。战友们提到张颂文饰演的何蓝,其儿子刚大学毕业,21岁了,揭示出何蓝因追击这起劫钞案而因公殉职已经21年了,王守月对此事依旧耿耿于怀:“你退休了还有我们在。还有我们……”战友们干杯,王守月提起警服,以身献祭战友,心中一直怀揣公安的金色盾牌,一直无法接受战友何蓝之死。劫钞案这个惊天大案发生后,主犯陈氏兄弟两消失于茫茫人海,但以王守月为首的警方,依旧锲而不舍地对主犯开始长达21年的追凶历程。
片中的刑警同样食着人间烟火,也有自己的弱点和软肋。从警21年来,王守月的软肋就是何蓝之死,他始终扎根在刑侦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追查逃脱的主犯陈氏兄弟。王守月先是看到火灾新闻里的镜头中,一个戴眼镜的人很像陈信文。于是,他顺藤摸瓜找到云南瑞龙(虚拟地点)瓷砖厂的老莫,假装是其老乡套近乎。电影通过王守月的回忆倒叙展示,王守月曾在辉煌建筑公司撞见过密谋劫案的七个嫌疑人。王守月凭借着一股软磨硬泡的“倔劲儿”,拔钉子的“狠劲儿”和逼问到底的“执着劲儿”:“我看到莫志强了,陈信文就是莫志强,你马上来支援我,我拖住他,你越快越好,听到没有……”“莫志强是1998年来瑞龙(虚拟地点),他盗用莫志强的身份。你先跟云南瑞龙(虚拟地点)警方对接,两个都抓回去……”王守月和广东警方不停地通话通气,一次次完成生与死的对峙。王守月用脚步丈量边境的安全,铭记战友的死,坚守践行责任担当:“那天在桐州(虚拟地点)牺牲的警察是何蓝替我去的。从明天开始我就驻扎在瑞龙(虚拟地点)。”电影展现警匪之间的激烈对决和心理博弈,王守月接电话时,丝毫不惧陈信文在身后准备偷袭搬石砸自己,“不好意思,我的旧同事来了云南瑞龙(虚拟地点)……”王守月孤军奋战,作为警察题材电影,该片不仅“强情节、强冲突、强悬念”,也聚焦刑警群像,呈现广西桐州(虚拟地点)的抓捕现场,致敬平凡英雄,传递出社会治安稳定的温暖力量。
刑侦题材故事,尤其是近些年出现的热映影视作品中,刑事案件一般社会面影响重大。嫌疑人不仅狡猾,更是凶险,刑警对案件的侦破需要斗智斗勇,就像该片着重刻画的王守月和何蓝,他们也游走于生与死的边缘。王守月是一个坚守正义执着的刑警,他为了还三位被射杀的押钞员和社会一个公道,不惜在退休后不放弃继续追捕陈信文。他用循循善诱的表演,诠释了一个为正义而战的刑警形象。
何蓝是一个善于侦查果断的刑警,他是王守月的战友兼好友,也是案件的关键线索。何蓝在广西桐州(虚拟地点)和当地警方上夜总会包抄抓人时,被嫌疑人开枪射中腹部,依旧匍匐前行,喘息流汗时,还把枪放到口袋,担心枪支遗落。(笔者的父亲也是警察,对维护社会治安的金色盾牌怀有感情,这种具有现场感的抓捕行动看得笔者血脉偾张。编辑可酌情删减括号内容。)最终,何蓝的头因失血过多,重重垂下没再抬起,这样的刑警始终不忘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张颂文饰演的何蓝,在这部电影中,扮演了一个与他在《狂飙》中的反派角色完全不同的警察形象。尤其是片中的他始终致力于把工作做得更好、致力于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安全,那些对火车站店员说的话,犹然在耳:“有什么问题跟我们说,我们公安可不能惯着他,擒拿格斗样样精通……”他用细腻而丝滑的表演,呈现出生死对决的刑侦故事。这也是为何《巡逻现场实录》《守护解放西》等真实记录出警故事的纪录片,能和该片一样获得高口碑。
该片是一部打破刑警光环、致敬平凡英雄的警匪犯罪悬疑片,它不仅展现了一场跨越21年的正邪对决,还探讨了人性、正义、罪恶等深刻主题。影片结尾,王杰演唱的歌曲《一场游戏一场梦》如约响起,画面中一辆出租车缓缓地从暗无天日的穿山隧道,驶向光明的远方村庄,预示着所有嫌疑人被绳之以法,陈信文洗白人生的这场梦破碎醒来。陈信文在片末和妻子,和女儿,和堂弟越是深情,导演越是用这种方式表明:一切都是一场梦幻。歌声就好像一个旁观的叙述者,稀释了亲情的浓度,拔高了警法的意义。这和娄烨执导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不谋而合,用《一场游戏一场梦》这首歌诠释主旨:“那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不要把残缺的爱留在这里……”陈信文希望在犯错后能从头再来,但人生不是游戏,致命抉择后,相濡以沫、妻儿相伴的普通生活,注定只能是奢望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