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觉得好莱坞的真实事件改编高大上,因为传奇人物和事件被电影工业化改编之后的艺术感染力是无以伦比的。随着阅历增长,原来老美也是懂春秋笔法的,所谓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内容与历史能有10%一致就不错了,毕竟艺术源自生活也要高于生活不是。《盟军敢死队》的名字听起来威武霸气,让人想起以前玩的游戏,不过片子看起来就有点名不副实,有那么一点点抗日神剧的感觉,老外意淫起来一样会写龙傲天剧本的。片中开场团灭登船检查德军小队实在有点过于夸张,就算三人都是特种兵,也有点敌众我寡,毕竟战争时期的军人不可能一点戒备都没有,尤其是都准备杀人灭口了,面对两肌肉男还毫无防备。后来火车上偷情报更是儿戏,德国容克贵族是有荣誉感,不过脑瓜子不笨,机密情报不随身携带就算了,一段时间内居然不看一眼,实在是说不过去。后面四人攻陷德军基地,简直比前文提到的游戏都离谱,当年打游戏开作弊器都不能玩这么大,被敌人发现就要重玩的。最后夺船逃离港口之际,cosplay凯撒的德军BOSS干掉了西班牙佐罗和意大利科学怪人看得人挺逗,导演和编剧脑洞真大,全片中大爆炸戏也出现在此刻,油库、连环船炸的惊天动地,双方隔空激情互射,主角团跑的义无反顾,就这样结束了。当然最后还有首相奖励和黑白照片展示,以突出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

实际上,这件事情是发生过,任务执行过程异常顺利,几乎没有什么抵抗,船锚是炸掉的,其枪战、炮击都是虚构的。特工执行秘密任务普通人觉得很神秘,实际上过程可能非常简单,但依旧要佩服英雄的胆量和谋略。影片结束时出现的英雄照片都很年轻,因为除了女特工之外,绝大多数都牺牲在了胜利前夜,让人不胜唏嘘。相比美军题材的二战特特种作战,本片非常写实了,毕竟当年《U-571》几乎让英国首相布莱尔破口大骂,美军参战之前,英国皇家海军已经缴获了12部英格玛密码机,有没有老美那部无伤大雅。时间流逝,未来搞不好打败纳粹与苏联一丁点关系都没有了。很久以前有一部二战老片《海狼》讲述的也是特工潜入中立国(葡萄牙)炸毁德军情报中继船的故事,据说也是真实事件改编。英国佬在二战时不讲江湖道义,特种作战玩的贼溜,不是炸重水厂,就是码头炸船,甚至研发计算机破解德军密码,搞得德国佬疑神疑鬼总觉得情报泄露。本片有几处值得玩味的历史细节,一是英国内部的投降主义,敦刻尔克大撤退后,德军每天轰炸伦敦,欧洲大陆除了几个中立小国都被纳粹占领,东边的苏联也瓜分波兰,威胁芬兰,磨刀霍霍,英国国王为代表的骑墙派试图与纳粹媾和,这也是第三帝国二把手孤身飞赴英伦千古之谜的一种说法。英国特种作战在二战中威名远播,纳粹的重水厂要不是接二连三被炸掉,搞不好V2火箭就变成核导弹,鹿死谁手犹未可知。不得不佩服,英国士兵的勇气,潜入敌后作战一旦被俘,最好的归宿就是绞架,能囫囵挂在上面就谢天谢地了,毕竟日内瓦公约不保护穿平民或敌方制服的军人(间谍)。

二战初期,战略腚力惊人的阿美莉卡,置身事外,全世界赚钱,一根甘蔗两头切,交战国谁都不得罪,主打一个有钱是大爷,直到英国抵押殖民地,德国再也融不到资,日本买不起废钢铁,苏联眼睁睁要绝地反击,才施施然下场,摘了桃子。如今掌握世界舆论主导权的好莱坞能拍出以英国人为主的二战片,也算良心之作。不过因为政治正确,还是加上了很多抹黑、贬低对手智商的惯用手法,还有亚裔小哥加入,估计是为了平衡海外观众需要。总之就是一部主打爽片的流水线制作,在二战片式微的今天,能看到也挺不容易的。

PS:《援军明日抵达》下个月就上映了,衡阳的抗日军民先烈千古,方先觉将军在国军将领中已经算是一枝独秀,不过无条件投降的结局和试图与汪伪合作的污点载于史册,令人扼腕叹息,希望我们拍的战争片能忠于历史,不愧“真实事件改编”。